生育之夢
有對情人,男人想生小孩,卻又不得不設法避孕,女人做了一個夢, 有一藏紅帽子的軍官正在街上追她,她力圖逃路走脫,跑上樓梯,而他則緊隨在后,她氣喘地逃入房里,將門緊閉加鎖。由鎖孔中窺 見他坐在門外凳子上流淚 。
分析:
紅帽軍官的追逐和女人的氣喘上樓梯二事,顯然是交媾的象征。至于夢者將追逐者關在門外,則為夢中常有倒裝作用的一個例子。因為,在交媾完畢前即引身而退的實為男人。同理,她又將自己的悲痛之情,轉移在男子身上,因為在夢里哭泣的是他,而他的眼淚同時又為精液的代表。
洞穴夢
一個少女在一夜之中連續做了互相關聯的三個夢
其一:
她正從自己屋內廳上走過,頭部忽與燈架猛撞,以致血流如注。此事在她的現實生活中 從未發生過。
弗羅伊德認為頭部亦是下部的代替物,而燈架則是男性的象征。 因此,夢的真意系指身體下部因和陽物接觸而流血。這個夢還可有其他意義;根據夢者進一步的聯想,可知她的夢和月經來潮是由于和男人勾兌溫柔的結果的信仰有關。這是少女對性的知識的一個普遍的觀念。
其二: 夢者在葡萄園中,看見一個深穴,她知道此穴是由于樹根拔去之結果。 關于這一點她說,“樹已不見了。”意思是說,自己在夢里未見有樹;但是這一句話卻表示著另一思想,.即可使我們相信,對象征的解釋不去懷疑。這個夢涉及性的另一個幼稚的見解,即以為女孩本來有和男孩相同的生殖器,后來因被閹割(樹根拔去),—所以有不同的形狀。
其三:
夢者站在書桌的抽屜之前,抽屜是她所熟悉的,所以若有人觸動抽屜,她就會馬上知道。書桌的腦屜,以及一切抽屜箱盒相同,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她知道勾兌溫柔(或者據她的意恩,任何接觸)之后,生殖器便露有此事的痕跡,這便是她索來害怕的原因。我以為這三個夢的主要重心在于“知”的一個觀念。她記得,在做小孩子時對于性知識的探索,而她對由探索而獲得的知識是深感自豪的。
夢見戰斗
做夢打仗,或與歹徒搏斗,這是極為常見的夢。只要人們白天還喜歡看戰爭暴力的電影,夜里他們就還會做戰爭打仗的夢。
為什么人們會這么好斗,以至于在夢里還要戰斗呢?
說到底,是人們不得不戰斗,和自己所恨的人斗,和阻撓自己的人斗,和自己的弱點斗,和面臨的困難斗。這些斗爭在現實中可能是以種種不同形式出現的,可能是競爭,可能是反抗,可能是勾心斗角,可能是克服困難。而在夢中,原始人看到了這些不同行為的核心----戰斗。
戰斗夢多數時候是和緊張焦慮的情緒相伴的。前面講路的象征時,曾舉例有一夢,說到和歹徒搏斗,那表示和自己內心中的雜念搏斗。我相信許多人做過這種夢,你和敵人戰斗,開槍向敵人射擊,一槍槍都打中敵人,而敵人----像相聲中諷刺的那些低劣影視劇中的英雄一樣----怎么也打不死。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敵人往往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一種你不愿承認的想法,是你人格中另一個方面,總之是你頭腦中的東西,你想,你怎么可能輕易把他們打死呢?而事實上,只有整合你的夢中的敵人,“化敵為友”才是解決內心矛盾的最好辦法。
做夢與學習
運用先進的成像技術,科學家發現,我們學習新本領和在夢境中暢游時,工作的是大腦的同一部位。研究人員是在睡眠中短暫而活躍的階段——快速眼動睡眠——觀察到這一突出現象的。這一研究由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皮埃爾·馬凱主持,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神經學》雜志上。
在試圖掌握一項艱難的新技能之后好好睡上一覺也許能加強你對所學內容的記憶。
歐洲研究人員說,做夢也許是大腦在重放白天的經歷和學到的功課,把這些內容固定在記憶中以便日后使用。這就意味著,做夢也許能幫助整理感情、印象和其他思維活動。
運用先進的成像技術,這些科學家發現,我們學習新本領和在夢境中暢游時,工作的是大腦的同一部位。研究人員是在睡眠中短暫而活躍的階段———快速眼動睡眠———觀察到這一突出現象的。這一研究由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皮埃爾·馬凱主持,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神經學》雜志上。
由精神病學助理教授羅伯特·斯蒂克戈爾德領導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也發現,在學習和練習完新東西后好好睡一覺的人,第二天所能記起的東西要多于那些學習完同樣的東西后整夜不睡覺的人。研究人員讓參加試驗的24個人,辨認在一個布滿橫線的計算機屏幕上以1/60秒速度閃過的3條斜線的方向。
當晚參加這項試驗的一半人去睡覺,而另一半人則直到第二天晚上才睡覺。這兩組人在第二天和第三天晚上都被允許睡覺。
到第四天,研究人員對這兩組被試驗者辨認斜線方向的熟練程度進行了測試。頭天晚上睡覺的人的表現要優于他們在第一天的表現,而頭天晚上沒睡覺的人的表現則沒有進步。
為了進一步解釋睡眠,夢境有助記憶的想像,哈佛醫學院的布朗和巴爾金博士將重點放在兩種睡眠形式上,這兩種睡眠形式分別是深度睡眠和眼速動期睡眠。夜里大約會出現4次眼速動期睡眠,這也是出現最生動夢境的階段。我們簡單地將它稱為夢境期。
根據頭皮上的腦電波測量結果來判斷,夢境期,大腦顯然和這個人清醒時一樣活躍,但是又完全不受外界的影響。布朗和巴爾金博士說,這是因為眼速動期睡眠時,主要視覺皮層處于關閉狀態,其他對外界感知信息起傳遞作用的輸入區域也都處于關閉狀態,睡眠態大腦因此中斷了與外界視覺信息流的聯系。此時,大腦負責記憶的額葉停止工作,因而不受外界干擾,而做夢時的記憶也大多無法保存。
然而此時,大腦包括控制情緒和存儲長期記憶的中心則在夢境期處于高度活躍狀態。
這都是因為有了海馬狀突起區域。腦內這種叫海馬狀突起的區域可以為長期存儲信息而加工記憶。夢境期這一區域被激活。過去已有的記憶似乎在睡眠期間得以回放并得以鞏固。當然,因為大腦額葉處于關閉狀態,就中斷了現時的記憶活動,這可能是人們記不住夢的原因。
夢是創造的"源泉"
古今中外曾有不少事例,說明夢可能是創造思維的源泉。
宋朝著名詩人蘇軾在他的雜記中就談到他常常在夢中作詩,不但當朝的皇帝找他對詩,而且早于人幾百年的唐玄宗也找他去宮里做詩,甚至杜甫還和他談論《八陣圖》。
18世紀音樂家塔爾蒂尼曾肯定地說,他那首極富盛名的奏鳴曲--《魔鬼的顫音》的創作靈感源自睡夢之中。這位音樂家描述說,當他在夢中演奏這段音樂時,他看到并聽到了魔鬼就在他的床腳下。
19世紀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凱庫勒長期思考六個4價的碳原子和六個1價的氫原子為什么能組成穩定的苯分子,但總找不到答案。一天,困倦的凱庫勒坐在爐子邊打盹,夢中似乎看到有一條蛇咬住了它自己的尾巴,在他面前旋轉。使他猛然醒悟--"苯是一種環狀結構的物質",進而解決了這個世界難題。
然而夢是怎樣幫助我們解決難題的呢?它的機制又是如何呢?
美國女學者卡特賴特通過實驗后指出,人類經過有夢的睡眠之后,常常可能更多從不利的方面看問題。做夢時,人們經常可能對不利的環境設想得多一些,夢境的內容也可能以不愉快者居多。這樣,人通過做夢之后,更能現實地適應覺醒后的環境。卡特賴特的論點中闡明了夜間做夢對于第二天覺醒后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影響,可是沒法明確地解釋夢中產生靈感的機制。
1983年,英國心理學家伊凡斯提出一個新穎的論點,認為夢不是偶然形成的睡眠副產品,而睡眠的目的也許恰恰是為了做夢。對一個人來說,清醒時做夢就可能向他提供有用的意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伊凡斯解釋說:睡眠能幫助人把新得到的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中。在人類睡眠時,整個頭腦仿佛像電腦似地不斷進行工作,這時候既不發出信息也不接受信息,只是忙于整理自己的記憶。例如把新數據納入舊數據,摒棄過時的資料,重新給檔案加上標簽等,以便將來提取時快捷省事。總而言之,人類感受到的夢,是腦把零星截取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和過濾,在這一過程中有可能會形成有創新意義的新觀念、新思路。
盡管對于夢中出現創造靈感的原因,目前還了解不多,但得到公認的是,夢中做詩、作曲和夢中解決科學問題同這些詩人、音樂家、科學家積蓄的豐富情感、知識和平至少的勤奮思考是分不開的,也可以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喜蜜滋算命小貼示:周公解夢大全查詢服務僅供娛樂,相關內容來自中華傳統民俗的一些測算方法,並非科學研究成果,按此操作後果自負!